
聋人父母,为我取名“音” | 三明治
即使我的父母是聋人,我也从未觉得自己和他人有任何不同。直到27岁的那次分手,让我突然意识到,我是有一个撕不掉的标签在。
即使我的父母是聋人,我也从未觉得自己和他人有任何不同。直到27岁的那次分手,让我突然意识到,我是有一个撕不掉的标签在。
回顾29年,老李几乎没主动说过“我爱你”但他说的让我最感动的话是“你干活我心疼”
上海并不仅仅是东方明珠,城隍庙这些标志性景点搭建出来的这样一个平面化的概念,我希望我们都能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这座城市。
在约见面之前,我和小魏说:“你把具体地址发给我,我可以直接来排练厅找你们。” 小魏冷静地回复我说:“你找不到那个地方的。”JUJU Studio的入口在一座小区里面,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通往地下的入口。
大学时的系主任曾在一堂课上,对台下的“天之骄子”们说,“如果你们要转行,干什么都好,千万别做文艺。”几年之后,程何长成老师和父母眼中“自毁前程”的样子,但她觉得,“无法想象比现在更好的一个自己。”
黄金时代20年里,房子牵动着魔都每个家庭的神经。房价就像蝴蝶的翅膀,轻微的闪动,都会在每个人心里刮起飓风。每一个普通家庭谈起与房子的故事,就好像在诉说他们多舛的命运,诉说他们卑微而艰难的一生。
Jonas和妮娜,两个异国却同步的灵魂走到了一起,在上海军工路上的五维创意园里一家废旧的厂房打造了他们的家和工作室。他们的下一步会去向哪里?
覃叩,目前就读于哈佛大学,主修公共卫生管理,每周花40多个小时学习,40多个小时创业,做“羊你个驼”,希望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羊驼产业链的公司,卖羊驼肉、羊驼宴、羊驼纺织品,甚至引进羊驼活体。
“知识分子之所以存在,就是他们和主流意识是存在一种批判作用的。”蒙志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蒙志刚是青年油画家。生于1975年,桂林人,现在生活在北京。他2007年在北京798大库艺术空间举办了个展“越建筑越会画”,2013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不进城”。他的画风偏向于对空间的解读和提炼。
1984年的苏州女孩徐内向,是隐藏在苏州最热闹的观前商圈里“城南艺苑”的当家人,曾是“白日梦”青年旅舍的掌柜。2006年她辞职去西藏过了gap year,当了一年多摄影助理,之后辗转北京回到苏州,在30岁前开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一直执着地追求内心的想法
“三明治实验室”搜集各领域的创新人才,集中展现他们的新思路、新项目,以及个人成长故事。
三明治特稿是我们的新栏目,以专题的形式写作第三人称的人物特稿,本文是“生活设计师”专题的一篇,更多的文章可期待我们今年将与“单读”以及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杂志书。
他庆幸自己来自乡村,从小与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时尚摄影圈、拍过时装广告之后,他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将镜头瞄准大自然。 现在的他是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会的公益组织里的生态摄影师,2014年初,他注册了一个叫“野孩子”的网站(www.kid-s.cn),是为了提倡父母去培养孩子与大自然的感情。
2010年,Lidia28岁时,她的团队成功一笔金额高达10亿美元的订单,然后她做出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决定,她辞职了。因为她要回北京谈恋爱,结婚。 2011年,她参加了《非诚勿扰》,无果。之后,她仍在继续相亲。直到2012年,Lidia遇到她现在的老公X先生。 2014年,他们结婚了。今天Lidia来跟我们谈谈一个三明治的爱情观、相亲路。
每个学员都以自己的专业背景来读解受访者,并用他们习得的采访技巧和他们交谈,最后才写就成文。希望读者以鼓励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作品。 中国三明治也计划将“良渚模式”的写作工坊推动到全国各个有趣的地方去,厦门、大理……有兴趣协助我们组织本地写作工坊,或者成为我们采访对象的人儿,可以直接联系我们(tellus@youtopiamedia.com)
一对中国夫妻,唐冠华和邢振,放弃原本的工作进山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在一个乌托邦里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实验,并有了“家园计划”。 邢振说,我们要打造的,是这一代人的《天工开物》。 我们一起进入这对夫妻的家园,看看他们的实验吧!
临近年底,日前《Monday精品购物指南》杂志做了一个专题报道,《生于1984》纪录了在今年三十而立的一代人,其中采访了几位三明治小伙伴。我们获得授权,特转载全文如下。
用了7年的时间,宋松成为了一位全素食者。吃素的过程中,他一直在豆瓣上和上海的素食爱好者们互动,2012年4月,他们成立了一个QQ群,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去上海不同的素食餐厅聚餐。这个QQ群成了“素社”的前身。 2009年辞职与朋友一起合伙创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今年年底,他就要退出自己创业的咨询公司了,一心一意全职做公益,“素社”是其中一项。一个素食者的组织如何在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生生存呢?
原本她的一大爱好是运动,参加铁人三项,参加各大马拉松比赛。但自从她开始独立生活,学会做饭后,她就喜欢上做饭给人吃,看着别人吃完的满足感。今年年初,她辞职到大理开了一家炸鱼薯条店。关于她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岁的她为最好的朋友签下安乐死协议书后,遭遇周遭一片谴责。之后她的心理师让她去孤儿院借此治疗她的创伤后自闭症(PTSD),但从此她在公益的路上就走下去了。痊愈后她开始在孤儿院做义工,开始参加善终项目,办起了弃婴项目。这样的转变,她是怎样实现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故事吧。
这是难得的全面记录一个中国中产阶级移民过程的访谈,主人公小雪中专毕业,英语不怎么好,只出国到过日本一次的她,鼓励在上市公司担任高管的老公辞职移民澳洲,为孩子的教育考虑,一家人到澳洲准备创业开始新生活,及至她孤身一人在墨尔本参加买房和拍卖…
在这个信息以光速传播的网络时代,“网络红人”可以一呼百应,却也极易身败名裂。蓬勃发展而又怪力乱神的中国互联网,曾经给猫力无数追捧,现在也让她在暗夜饮泣。而这一切她总需要面对。
停火协议刚签不到两天,乌克兰东部再现枪炮互击。这个现在战火纷飞的地方,在潮州女孩成涵心里却是个无比美好的童话世界。七年前,她登上了去乌克兰的飞机,在那里求学六年。成涵对乌克兰最热烈的告白就是:“我就是觉得去到乌克兰,我这一生都值了。”
“颠球侠”赵行德花26万去了23个国家,然后他这么“气”别人说:“当别人总在抱怨现实比梦想残酷时,我却真切地感受到,如果你从未放弃,现实远比梦想美好。” 瑞士、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约旦、以色列、美国、墨西哥、古巴、智利、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秘鲁……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足球队踢踢球,拍一段在当地地标前面颠球的视频。
刘健从16岁就开始了流浪。从河南老家参军来到广西,20岁时他以全军第一的面试成绩考进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文学系。他想在30岁之前写好三本书和一张唱片。为此他离开军校,从北京到上海一路流浪。十年后,刘健实现了梦想,而且还拥有了美满的跨国婚姻。
甲壳虫(The Beetle) 的本年度Campaign活动主题是“做自己”,他们邀请了中国三明治10位会员出演邵夷贝操刀的MV,在MV中本色出演自己的故事。传递“做自己”的精神,鼓励三明治一代突破困局。
暑假亲子游旺季即将到来,不少家长或许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旅行中该充当何种角色?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和他的夫人徐小创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孩子是父母的旅伴。孩子不是旅行的主角,也不是父母的跟班,是个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一起来看看这个三口之家的旅行故事吧。
时至今时,Summer形容自己就是喜欢当一个懒人。拿过海外工科硕士文凭,却一天班也没去上过。她太过热爱SOHO的生活:开着高峰期月净利可达10万的网店,做着高端别墅的家居设计师,有空还盯着各种有潜力的新兴项目,时不时投资做做小老板。
从在巴黎做时装店,到在上海开诺心蛋糕店,张岚在游历各地的旅程中,品尝了独特创意的美食。而这行程中的点滴回忆,使她迸发出了烘培臻品蛋糕的灵感。她想做“有态度的蛋糕”
Daisy是位标准的80后,全职妈妈,擅长烹饪。微博上方块照里透出强大的青春气息,让人很难想象她已经是一男一女两个宝宝的妈妈了。 儿子Nate两岁, 女儿小J半岁, 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粗粗翻一下她的微博, 无穷无尽的各种好吃的,本邦菜,西餐,各色点心,甜品,冰沙,烧烤,全是Daisy的作品
大怪,70后上海男生。毕业于中文系广告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知名4A广告公司做创意。后转身和油,盐,酱醋,花椒,大料打起了交道,成为了《上海一周》的美食专栏记者,一做就是八个年头。成为上海小有名气的“美食达人”。去年10月,一款叫“大怪美食”的APP在APP store上线,这是大怪的创业作品。
同为三明治人群,同样上有老,下有小,同样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上海城里,收废品的小英的生活与我的迥然不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没有双休日,没有旅游……除开春节回家的一个月, 每天过得都和昨天一样。她就这么普普通通地生活在我身边,有时我们也会偶尔聊个普普通通的天, 她身上应该没有石破惊天的故事,可她的存在经常打动我
在网上和图书馆的县志里找寻四川各地最正宗的食材信息和古早口味,然后背上背包和相机去当地寻访这些食材,把能找到的安心食材带回自己的淘宝店去卖,这是把文翰创业以来的生活状态。来自甘肃,28岁的他原来是在深圳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三明治。现在他的食材店在淘宝上受到了追捧。
CK刚刚在上海长乐路开了一家叫2nd Floor三明治的小店。他生于80年代初的湖南,从小习手风琴,大学到广州学古典音乐,毕业后卖手风琴,后来辞职到了上海,现在他的微博自我介绍是:意大利某手风琴中国总代理/2nd floor创建人之一。
糖小七和糖小朵两个女生,虽然年轻轻轻,但一直心存“自己去做点什么事情”的想法,分别辞去了在国企和外企的工作,在上海情侣集中的甜爱路开了一家甜品店——觅糖记。
“30岁前的日子就如向日葵一般灿烂,努力地往外伸,企望尝试一切新鲜东西;过了30岁以后,视野和心相反在慢慢地往回收,而且越来越向家庭靠拢。”33岁的@藤井树小姐 对三明治状态有很多体会。而她在影评界的积累也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延续,那就是以她命名的“藤井树观影团”。
“谁谁谁薛莉”全面梳理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那些上班族心照不宣甚至习以为常的小暧昧、小趣味,也包括他们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困惑、尴尬,用调侃、略带嘲讽的笔调在千字文里表现出来,让社会中庞大而相对沉默的职场人群有一个共同的宣泄和相互比照的出口。
李仁豪的爷爷拥有五十多年的西服制作经验,在重庆家乡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裁缝,靠这个手艺养活了一大家人。仁豪很小的时候便穿着爷爷做的小西装上学,从小就接触定制服装的经历培养了他对于服装的鉴赏能力,也为他日后从事定制西服埋下了种子。
邢立达,小时候是恐龙爱好者,长大后成了恐龙和古生物研究者。2011年他和同学一起微博直播吃万年冰冻猛犸象肉的盛况,现在,他又异想天开想把恐龙做成大餐。他是头长角的上古怪兽么?不是,他只是一个普通三明治,七个月大孩子的爸爸。
对于年轻人来说,中央部委公务员是个有点尴尬的工作。一方面这是个听上去很是体面的职业,最明显的便是相亲的时候,无论是男是女,“中央部委公务员”都是一个加分项,另一方面,这光环很容易因为收入的拮据而迅速褪下光彩。而我们访谈的这位公务员则选择从北京到了西藏挂职锻炼。
对于骨灰级球迷来说,如果你在深夜打开电视机,调到上海五星体育频道看一场周中的英超比赛或者欧罗巴联赛,碰见王政解说的概率是很大的。这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主持人因为多年解说深夜比赛,在微博上自称“夜班小王子”,在上海按欧洲的时区生活。
2011年,小左与小付认识十年。十年来,两人借着稻草人将对旅行的理解传达给越来越多的人。稻草人是一家旅行社,但相信所有了解稻草人的朋友,以及以前不了解稻草人,现在读完这篇档案的朋友,都会觉得稻草人不仅仅是一家旅行社。
白莉莉,前中国女足国脚。2006年亚洲杯半决赛中,因伤韧带断裂三根,虽然中国队最后夺冠,但她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那时她27岁,从那时起她需要面对退役这个中国专业运动员来说很复杂的命题,五年了,她的三明治生活怎么样呢?
很多70末80初的朋友,都在青春时期读过许佳的书。 她的小说《我爱阳光》曾经是第一批青春文学代表作。之后她转向了媒体。出道很早的她没有凭借文学大红大紫,也没有发财。但她已经从一名青春文学作家的状态走出,开始去尝试更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写作。
千寻曾是新闻系研究生,放弃新闻理想到了中国航天一干五年,体会了国企保密单位的种种生活。现在她的新挑战是,到北京市朝阳区某乡,当一位80后副乡长。在这中国的基层官场上任没多久,各种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已经扑面而来了……
西乔是这样在个人博客上介绍自己的:web 设计师,现居上海,Designlol.net 站长。配以她略显冷峻的标准照。她的名字出现在“科学松鼠会”网站的落款栏里,她义务设计了这个声名鹊起的科学网站。而知道分子们熟读的FT中文版网站也与她有关。28岁的她已经在web设计界广受瞩目。她认为她在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在于经济物质上,而是真正非常自由,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奢侈的东西。
流浪猪ZQ一篇《激情与迷茫》引起了很多讨论,至今它还是中国三明治评论最多的文章。我们采访了她,这个在海外工作12年的上海姑娘,看看这位“华尔街金领”的激情与迷茫在哪里?
对她来说,铁人三项是个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好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所以,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过着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不足挂齿的事而已。”
左志坚和陈中小路是一对调查记者夫妻档。在他们从事新闻的过去十年间,他们亲身近距离地见证了中国社会剧烈和莫测的变化。而他们的个人经历,也可以作为中国媒体中中坚力量的代表性档案。
徐菲曾经在GE工作八年,先后成为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高管。后来她因为家庭原因离开GE,创业开了淘宝店,主打婴儿产品和护肤品。她的店名叫纽约东东宝贝,而她更重要的宝贝是两个混血孩子。
何之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也是上海棒球圈里的名人。读国际贸易的他放弃了本专业,在自己喜欢的棒球圈里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做很多公益事情,而同时也保持了一颗平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