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 中国三明治台北写作工坊学员 邓会蓉、詹娅军、何玫
“这间奶茶店的奶茶超好喝,有开十年以上哦!”Bob在桌上放下一个装着两杯奶茶的外卖提袋,他特意绕路,带了这家知名连锁老铺的奶茶。他猜想,我们平时很少喝到特别地道好味的台式奶茶。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Bob很善于用体贴入微的方式,去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温泉旅馆老板、管理顾问公司CEO、轻旅行相关产业专家、出书作家、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的顾问,旅馆同业公会的讲习课程老师……Bob的简历犹如网络上华丽的产品说明,这也是我们对Bob的第一感觉。常年五星级酒店训练出来的素养,他穿着一身考究的黑西装、蹭亮的皮鞋、笔挺的衬衣用袖扣紧系,大眼睛经由黑框眼镜的折射更显生动。
成长在台南的殷实大家族,从祖父辈开始,Bob家中的男丁便多从事建筑、设计这类长辈眼中踏实的行业。小时候和祖父一起坐在设计斜桌旁一方一圆画图纸的一瞬,定格成Bob回忆里最温暖的画面。
国中二年级,Bob就意识到自己对电脑网络的热爱与天分,轻松架设网站的能力和从小平面设计的功底。那一年,他为台湾妇女协会设计了网站,拿到他人生中第一笔巨资——两万台币。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顺遂下去。高考时,本不擅长的国文课的Bob,因为粗心无缘他的建筑师梦,选择了排在志愿单第32位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学校时,Bob就常到国际酒店打工,帮客人泊车、做前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特别留心客人住店时的种种细微感受。“在服务的一线,你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一家酒店管理中的细节。”
学业结束后,Bob加入台湾香格里拉酒店,快速升迁到行政楼层经理。那时,对互联网有浓厚兴趣的Bob开始寻求能将网络和旅宿业结合的可能。2005年,全球酒店网络分销巨头Agoda 在台湾设立分公司,虽然当时台湾的观光业只是起步阶段的惨淡,但看到O2O商业前景的Bob毅然选择加入。后来,他又加入了艺龙旅行网,开了自己的旅馆和酒店。
不同于旅宿圈各式各样的文艺青年,Bob总是西装挺阔,言语沉沉的,稳重中带着诚恳。“我爸一直都觉得我做线上行销、做互联网,不是一个正经差事。”直到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温泉旅馆,爸爸才对Bob的事业有了一点认可,看到实体的物业,才稍微宽心。在宜兰,Bob和朋友合伙开设的温泉旅馆生意十分火爆。今年以翻了几倍的价格将旅馆转手后,Bob又和几个朋友在台北的市中心开了一家全新的趣玩旅店,8月正式挂牌营业。这家旅店的目标客群,主要是外国旅人。“对未来的局势做出准确的判定,是一个优秀的旅宿经营者必备的能力。”Bob交叉的双手微微紧握,嘴角漾起一条轻微的弧线。
在台北,你很容易就会荡进一家文艺腔的咖啡店,杯子握在手中钝钝的。无数有梦想的创业青年,抱着“与其一毕业就去看老板脸色,不如自己当老板”的豪情,纷纷下海,选择运作经营自己的一间小店,咖啡馆、民宿,或者文创相关产业在台湾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然而超高的房价,无形中又增重了创业的负担。年轻人想要通过经营小产业,获得高收益,并不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许多颇费巧思,体验感满格的民宿,对于线上行销的部分经验匮乏,惨淡收场的挫败,对台北民宿产业的发展来讲,亦是损失。
于是,在经营旅店领域颇有心得的Bob,接受台北市政府的委任,开始为广大的旅宿经营者提供线上行销指导。“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帮到一些人,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梦想。”Bob不收取咨询者的任何酬劳,这项工作完全是公益地在做。“虽然有时候会在凌晨4点接到咨询者的电话,但是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还是让我觉得很满足。”
他本可以开更多酒店挣钱,但他却自费出书,自费做微酒店经营咨询网站,每天花很多时间,免费帮助其他开民宿的经营者,用专业的知识帮助他们做好经营。这些事,让人不由忍不住发问:“为什么都是免费的? ”
Bob今年35岁,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我爷爷从小教育我,长大了要能帮助别人,他一生都在捐钱办教育。我以后挣钱了也想买救护车捐给医院用。”Bob说这些话时,语气平缓坚定,“我其实只是选择没有收钱,在和业主们的沟通中我也很有收获,他们是我的资源。不收钱也可以让我更自由地去选择,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一颗温润的匠心,在E时代中,Bob还是如当初坐在祖父边上的小男孩,一笔笔画下人生的每一寸。
写的挺不错。我在国外留学加生活10多年, 基本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差不多。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以后要长期在国内生活。国内变化是很大, 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用词优美,行文流畅,读完久久无法平静。这些国家并不是可怜,而是不够强大,在世界面前,这样的经济体量根本连同坐一张桌子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但这种第三世界的国家,往往都是在边缘化,根本就没在一个圈子里。
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不容易
每一个新闻作品都不简单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尝试,才能出好作品!
想去非洲开工厂,需要咨询
我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對方是一個德裔的尼日利亚人。我损失的是对人的信任及美好情感
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一直都认为人类努力读书工作
不就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比起盲目的工作赚钱
我更加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我感到很不安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不受束缚的生活
所以我一直很想用余生去看世界
不知道有什么建议
环球旅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总会考虑太多而导致没办法付诸于旅行。很遗憾
关于那900名战俘,我遇到金门的电瓶车向导讲解到,他们被移送到台湾本岛做农民,后来都有参与台湾的建设发展。
27岁遇到最爱自己的人,29岁分手,今年30了,也是对未来很迷茫,觉得会孤独终老。轻度抑郁,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好起来。
八个月之前高中都没毕业的我也因为不满于现状或者说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来到了日本 来了才发现这边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好 很多事情说不上一帆风顺甚至很糟糕 现在在准备考学了 希望我也能拿到早大的通知书
这样做,不会猝死吗? 超负荷的运转
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描写得也非常吸引读者,可惜每一篇后面都有若隐若现的居高临下、自视甚高的沙文主义态度